“我是毛运龙,2020级化工01班,2024年6月已经毕业,我在2023年10月参加三宁化工与我院校企合作订单班至今,现已经加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工艺工程师。在人生的重要分岔路口,我也曾和诸位一样在考研和选择就业之间迷茫过许久,通过与学院老师、父母沟通以及再三考虑后我选择将我所学习的理论投入生产一线。相较于实验室烧杯量筒的精密计算,我更痴迷于万吨级反应釜中流动的工业脉搏;比起学术论文里的数据推演,我更渴望触摸管道阀门间传递的产业温度”。 在完成《化工原理》《化工反应工程》等核心课程的同时,我通过生产实习课程进入生产车间实习并有了深刻的体会:化工行业需要既要能懂PID图纸,又要解决现场工况的实践者。当同龄人在考研自习室奋战时,我选择参与三宁公司的二期酰胺建设项目,在导师与同事一同努力下将水合法生产环己酮装置顺利落地,这段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装置轰鸣声中的成长,往往比实验室精密的模拟更震撼人心”。 通过实习期一年的经历,我发现参与生产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更提振了自己工作的积极性与归属感同时也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推动力。在生产调度、安全管理、工艺改进等岗位的锤炼,将比在实验室里整日和瓶瓶罐罐打交道获得更立体的能力提升。因此在实习结束后我选择继续留在三宁公司深造。 作为一个刚出校园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艰难的跨越,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始终把学习贯穿工作全过程,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在犯错中努力摸索,在避免犯错中不断提升自我,以一个化工人的严谨不断驾驭化工操作与调节工作,很快适应了岗位的工作节奏和标准要求,从最开始的不知道阀门开关方向小白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各种如取样、配剂、倒泵等日常调节工作,顺利实现了一个学生向化工工作者的跨越。正如化学反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职业发展也需要找准自己的活化能方向。 站在精馏塔下仰望,我清晰看见自己的成长路径:从读懂每一根工艺管线的走向开始,到参与全流程优化设计,最终成为能统筹生产安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这,就是一个化工人扎根产业的进阶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