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安琪)2022年12月15日晚上,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副院长古双喜教授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会议号145 233 268)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新药发现与药物合成--制药人的责任与使命》。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全体师生一同参与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蔡喆主持。学院副院长欧阳琼介绍了古双喜教授丰富的个人经历,并对古双喜教授来我院讲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古双喜教授首先从巨大的科学和经济价值、科学的巅峰、健康的需求等方面为大家讲述了医药行业的机遇,同时这也是制药人面临的挑战;后以HIV-1抑制剂为例讲到药物化学研究,包括新药开发、合成的过程、构效关系研究以及分子设计等;最后以磷酸酯类前药设计与开发为例,讲述了老药的新合成技术研究。古双喜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了制药人的责任和使命,并介绍了课题组的一些前沿科研成果以及课题组内的多位邮电院优秀校友。整个讲座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我院学子的学习兴趣,激励了我院学子的学习积极性。最后由化材学院蔡喆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 讲座结束后,古双喜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古教授结合自身的经历,解答了教师的疑问,并鼓励我院学子要学好专业知识,积极考研,增强科研思维能力。学生也表示对古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印象深刻,听完讲座后受益匪浅,积极学习报告精髓,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 报告人简介: 古双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工程大学学科带头人,化工与制药学院副院长。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国家公派)和访问学者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抗病毒药物化学、手性化学、药物合成工艺和绿色化工过程,设计开发了多类结构全新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新化合物,革新了多个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发现了多类具有极其优秀手性识别能力的氨基酸荧光探针。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CS、EJMC、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药学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等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0件和湖北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1件。受邀担任并担任40余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审稿人。 获首届湖北省化学化工青年创新奖,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优秀报告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省市科研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 (责任编辑:admin) |